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罗阳>> >> 正文

江宁、雨花、秦淮三区联片音乐教研活动感想

发表日期:2018/10/19 10:03:00 作者:罗阳 有661位读者读过

江宁、雨花、秦淮三区联片音乐教研活动感想

10月18日下午我参加了在翠屏山小学开展的江宁、雨花、秦淮三区联片教研活动,这是我进入小学音乐教师这个岗位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三位上课老师都非常的优秀,不论是教态、教学设计、基本功等等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特别是来自翠屏山小学刘菲老师所上的四年级《花之圆舞曲》一课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花之圆舞曲这一单元教学的主体活动是“舞起来”。听舞想象与跳舞体验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听觉、心象及形体在不同程度上分别或一起投入,与音乐共“舞”。刘老师巧妙地教学设计正突出了这一特点。

刘老师首先通过创设音乐情境,体验中外不同民族风格的舞曲,在参与舞蹈活动中,感受音乐与舞蹈表达的情绪、形象、内容,感知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初赏后,先让学生了解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以及《花之圆舞曲》表现的场景,并展开联想。听第二遍时,刘老师又对照音乐主题的乐谱,边听音乐,边学走三拍子的舞步,感受圆舞曲的韵律。最后,让学生欣赏《花之圆舞曲》的舞剧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的绚丽华美。

在欣赏的过程中,刘老师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听:让学生初步聆听乐曲,随音乐用动作或身体表现所听到的感受看:让学生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由听觉转向视觉,体会乐曲所营造的意境,通过观察花仙子的舞步,感受圆舞曲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听赏兴趣;动:在介绍乐曲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乐曲的段落及节奏特点。通过听、看、动三个环节,进一步熟悉了音乐作品的旋律及风格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圆舞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结合本单元“花之歌”营造了花的意境,自然地引入歌曲教学。

刘老师的引导下,欣赏课变得不再那么枯燥,学生边动边听,感受乐曲的结构和情感,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