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些,收获一些
发表日期:2018/10/31 22:36:26 作者:陈晶晶 有523位读者读过
改变一些,收获一些
最近,在听写默写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字词基础掌握得还是不够扎实。细细寻思着这个问题,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记忆生字词。于是乎,我就在回想自己的整个字词讲练环节,试图发现一些问题,从而改进讲授方法。现就某些环节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变主讲为主引,给孩子发言权
课堂上,讲解生字,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汉字的造字方法,让学生对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等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和认知,讲解生字时,要习惯性地引导他们思考字的来源及本义,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PPT图片展示某个字字形的发展演变,从而使学生对生字有深刻的印象。比如习字册《嫦娥奔月》中解除一词的“解”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指用刀将牛角解剖,所以,它是由“角”、“刀”和“牛”三部分组成,这样讲解后,学生就不会再把“牛”写成“午”了。同样的,教师将这种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字时,也可以通过想象和推测,猜测字的含义,进而掌握字构成的每个零件。课堂上,我们可以留出一小部分时间,给学生思考探究,让他们讲解,让他们获取话语权,而老师可在过程中相机指导。
二、精心布置作业,拒绝无效作业
给学生布置作业也是一门学问。作业是为了复习巩固新课的知识,包括生字词、写作方法、情感表达等等,因此,留作业时不能简单盲目地让学生抄写生字词三遍、五遍、十遍,这样机械地抄写不仅很难提起孩子写作业的兴趣,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可以把字词作业细化,让学生抄写的“走心”一些。比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大海景色和人们心情的词语各5个,每个抄写两遍。一方面,学生在完成时,有独立思考的过程,会更上心,更投入;另一方面,他们不仅抄写了词语,也再次复习了课文内容以及知识点,这样的作业才更为有效。
三、老师重在组织,学生重在参与
在练习题讲解中,教师担任的应是组织者,如果要想学生通过练习练有所获,就须提高他们的参与率。补充习题或大练习册第一大题基本上都基础字词题,每次讲解,我都习惯自己讲自己写,重点的词语突出强调。后来发现,这样做,学生认真听的少,走神分心的多。对于字词掌握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都会,很难做到耐心地听;对于字词掌握稍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样硬生生的讲解太过枯燥无味。最近,我做了一些尝试,点名让学生自己上台书写,有错的再让其他学生上台订正,并讲解订正原因,而我成为了“旁观者”。一周下来,我发现这个尝试还不错,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不像以前那样沉闷了,同时,学生书写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变则通,变则进。只要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我就愿意去尝试,去改变。结果发现,收获还是颇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