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 >> 正文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8/12/12 10:46:28 作者:杨涛 有2220位读者读过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为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谢尔古年科夫所写。课文语言清新,生动有趣,适合低年段儿童的年龄特征。文中前后用了十多个“藏”字,表现了雾淘气的特点。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淘气”一词,贯穿全文。

1.关注朗读

课文中,我将“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词语的用法,比如“连同”、“甚至”等。为了调动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我采用“真淘气”、“十分淘气”、“更加淘气”等评价语言,促使学生读得有趣味。学生在朗读时,先要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再提出诚恳的建议。

2.关注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识字写字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用看图猜字的意思来理解“梁”字,并渗透字理。在教学“岸”字时,我采用图片加分解的方法教学,告诉学生们“岸”字的山字头是远处的群山,“厂”字的横撇就像长长的海岸线,里面的“干”字就像是流向四面八方的海水。在教学“街”字时,我采用儿歌的方式,“两土穿于行就是街”。通过多种形式的方法识字,让学生在情境中记住生字。

3.关注学生

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回答问题,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回答问题错误的孩子,也要先给予肯定,尊重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在教后老师们也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胡老师更是给我建议,在教学“淘气”一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淘气?你身边有淘气的人吗?将语文融入生活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争取有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