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议论文教学
发表日期:2018/12/26 14:06:29 作者:王星星 有1302位读者读过
议论文教学
议论文是小学阶段比较少见的文体,即使在小学中高年级,偶有安排也是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的。比如《说勤奋》《谈礼貌》《读书要有选择》等。由于这类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细腻的场景描写,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语言,所以,常常让人感到学得枯燥,教得乏味。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类课,实现议论文教学也精彩的愿望?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指文章的论点或核心,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一篇议论文,无论它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都会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只有抓住这样的观点,才算抓住文章的核心,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议论文,因此不能对他们要求过多或过高,应该把小学阶段议论文的学习看作是向中学阶段议论文学习的启蒙和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呢?我想,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一条简单的规律,即议论文的论点大多隐藏在课题中,比如《说勤奋》《谈礼貌》等。当然,有时候遇到的议论文除了大论点以外还会有几个分论点,即每一部分或每一段都是围绕一个小论点分别进行阐述的。学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以后,再来边浏览课文边找出段落中隐含作者观点的那个中心句或重点句,并从中提炼出关键词。这样有的放矢,便能事半功倍。
学生知道了文本所要表达的观点,接下来,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作者是运用什么材料(论据)和用什么方法来阐述(论证)事理的。在这里,我们不要求学生明白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但是,知晓和学习作者的表达(证明)方法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教师关注的往往只是文本的内容,即文章写的是什么,而很少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即文章是怎么写的。其实,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非常明显,很多时候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名言、列数据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