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语文复习之我见——开放
发表日期:2019/1/9 13:06:04 作者:杨晨 有543位读者读过
期末语文复习之我见——开放
语文这一学科相较于数学,显得不那么严谨,统一。它大部分的的答案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合理地组织语言。也是由于这一特征,其实平时的学习尤为重要,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理想的效果呢?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一个开放的空间。
(一)时间安排要开放
少数教师会片面地认为,复习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为了挤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平时授课时随意缩短教学时间而“开快车”。这样会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使得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而到了期末复习阶段,教师又抽出较长时间花较大精力进行复习,其实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回忆知识,引导学生串联零散的知识。这样,一般的期末复习时间为2~3周左右足矣。
由于复习的时间较短,复习的时间更要合理安排,各个部分复习时间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有些知识点平时新授课上就已经学得很扎实了,就可以放一放。学生懂的,掌握的就一笔带过,要把力气用在那些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点甚至盲点上。
(二)复习过程要放手
叶老曾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新课程强调,复习是让学生主动温故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策略的渗透,同时还要渗透合作复习的意识。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它可用师生温故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来体现。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要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新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如复习生字:1、让学生翻阅作业本找自己写的错别字;2、温馨小提示:难记、难写、易错的字给学生提个醒;3、分享成果: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4、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互相批改。复习完整册教材后,让学生每人出一份测试题,在班内互相检测。如此一来其他同学受益,教师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因此,我们在命题时要以适度再现认知过程的题目,渗透策略意识,注重方法性,从而改变学生单纯依靠机械模仿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期末复习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过程中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促使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定能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