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教后反思
发表日期:2019/4/16 13:11:50 作者:杨涛 有1426位读者读过
《小毛虫》教后反思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条笨拙的小毛虫乐观积极,终于变成了蝴蝶的故事。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读文中的16个生字,学会写“纺、织、编”三个生字,并能熟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体会小毛虫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在语言坏境中理解词语。如“笨拙”、“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等词语的理解。课堂上,我采用指名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在导入环节,出示一个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的昆虫,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接着,出示小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体会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二、加强朗读,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尽管课前已经带领学生朗读了课文,但是在课堂上也不能忽视朗读的重要性。这课有许多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在课堂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语。
三、合理把握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前我精心设计了许多环节,但是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就做了一部分删减。但是在正式上课过程中,我发现最后还剩余了一点时间,这也成了我这堂课的一点遗憾。我想了一下,当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觉得时间可能不够用,所以后面的进度就快了许多。这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有了一些启发: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千万不能为了进度就乱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