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9/10/29 15:34:12 作者:陶濛 有8395位读者读过
《爬天都峰》一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时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彼此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最终克服山高路险的困难,一起爬上天都峰的故事。课文比较简短,语言通俗易懂,叙述层次非常清晰,按照爬山前、爬山中和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把爬山的整个过程叙述清楚了。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把两段对话,以及爬山过程中的样子作为教学重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理解文本的内容,思考小朋友和老爷爷爬山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去理解爸爸话中所阐明的道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且要善于互相学习,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共同进步。
在导入时,我以二年级学习过的《黄山奇石》中“金鸡叫天都”为切入点,唤起学生的回忆,紧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天都峰的高险,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因此字词的学习上,我采用指名读、齐读等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纠错,讲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来理解记忆,教师相机引导。阅读教学一直是各年段的教学重点,也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天都峰的高、险特点,接着通过自读找、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学生在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将更好的把握老爷爷和小朋友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爸爸的话揭示的道理。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的引导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够多,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同学过少,有一部分同学并没有开动脑筋。其次是课堂内容过多,应将部分内容有选择的放在第二课时,这样课堂时间将更充裕。最后,在朗读的指导上,我可以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心理活动,而不是光指导他们各种形式朗读。
作为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