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许宝元>> >> 正文

【原】磨课,让课堂走向深处

发表日期:2019/11/21 14:10:07 作者:许宝元 有651位读者读过

此次公开课我听了陈灵燕老师的试上课和正式课,现就陈老师在三年级上的Unit 5 Look at me! Cartoon time的两节课来谈谈我的听课反思。

导入部分,在试上课中,陈老师一开始带来了一些孩子们没见过的衣服,请孩子们看看老师的新衣服,然后自然地引到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此时,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孩子们说出It’s nice. It’s great. Great! How nice!的称赞语。正式课上,陈老师直接将给孩子们带来的新衣服穿在了身上,省掉了scarf这个较为偏远主题的词。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孩子们说的其它称赞语,例如Good! How cool! Wonderful!写在黑板上,为之后的拓展活动做更好的铺垫,丰富了学生的活动语言。

教学设计部分,试上课中,陈老师在小组自主阅读环节中给了孩子们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选择,最高难度的是让孩子们编一个happy ending,讨论过程中,我们认为,这个难度偏高,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本节课的情感升华部分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仔细倾听别人说话,所以在正式课中,陈老师去掉不符合学情的任务,更加贴近学生的水平实际,且使得情感主题明确突出,孩子们的情感目标也达到了。此外,陈老师巧妙地结合了Fun time,Ticking Time,Cartoon time几个板块,整个教学十分流畅且自然,有效地结合low energy activities和high energy activities,例如用game和chant的方式进行预热和操练,避免了学生易产生的疲乏、走神,恰当的安排再加上陈老师平时对孩子们课堂指令的高效训练,使得整节课中,学生们一直处于积极听讲、主动参与的状态中。教学设计、对文本的分析以及课堂指令的训练这几点是非常值得我深刻反思并学习的地方。

板书部分,试上课中,Bobby’s mother和Bobby’s father分别放在黑板的左右两边,左边黑板上呈现的各种衣服也稍显凌乱。正式课上,陈老师将人物角色移到左边黑板上,放在一起,文本中出现的服饰也更清晰明了的与人物和句型放在一起,最后在拓展活动big designer中,将学生创作设计的服饰也都一一呈现在黑板的另一边,与称赞语放在一起,不但提升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能看得出,孩子们在展示自己所设计的衣服时十分有成就感,同时,这也是紧扣教学目标的活动,在孩子们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也在加深目标语的练习。此外,陈老师在PPT设计中,除了整个流畅的教学过程,细节部分也做得十分到位,例如第一步Watch and answer中,让孩子们先看卡通整体初步感知本节课所要呈现的故事时,陈老师很细心地考虑到了beginner的学习特点,往往还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就忘掉了老师提的问题,为避免孩子们看动画的过程忘掉老师之前提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之后能够很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陈老师将动画视频呈现在问题的下方,好让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也能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一点是我之前一直烦恼却没有想到解决方案的地方,通过这次的听课,我有了方向。

亮点部分,陈老师在本节课的进行过程中采用了奖励机制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就像无形的动力一直推着孩子们往前走。当孩子们发言或展示时,陈老师会给孩子们一张或多张贴纸,这些贴纸我原先以为只是为了奖励孩子们的表现,但其实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设计直到最后的拓展活动中得以揭晓。最后的拓展活动是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件衣服,试上课中,陈老师花了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用彩笔或贴纸进行创作,在我们的讨论中提出,这有可能会使活动偏离主题,占用太多课堂时间,小组中的活动也可能比较混乱。在正式课上,陈老师简化了这一活动,突出了活动的最终目的,缩短了活动所占用的时间,直指本节课教学目标。

总之,在此次的听课、讨论中,我学到了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以及平时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及还未涉及到的地方,这些宝贵的经验给我平日里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