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陶濛>> >> 正文

“走向实践的教科研”讲座学习心得

发表日期:2019/12/20 14:09:35 作者:陶濛 有671位读者读过

本周三,我们全体青年教师有幸聆听了陈林静老师主题为“走向实践的教科研”讲座。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陈林静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从教以来关于教科研的经历,为我们的论文撰写与投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陈老师用她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做好教学工作,也要做好教科研。一开始,我们的教科研能力可能并不强,无法写出有价值的论文。为此,她也向我们传授了她最初的做法,即随时随地写教育教学随笔。她将自己的灵感、教学管理中的遇到的各类问题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博客发布到网上,并且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关注,引发了他们的讨论。久而久之,陈老师不但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为后期教科研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陈老师认为,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的“生长支点”,它可以消除职业倦怠,让“当老师”变得有意思,它可以改进教育教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是一个教师定岗、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它更是当代教师成名成家的必经之路。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得上是一篇优秀的论文呢?陈林静老师也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一篇好的论文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内容的创新性,二是表达的论证性,但是格式的规范性。其中,格式的规范性是最容易做到的,而内容的创新性却是最难做到的。这也让我深表赞同。每当学校征收论文时,我都是提起笔来,却无从下手。但在大家的探讨中,我也有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参考国内杂志的论文观点,关注杂志社的主题征稿,国家最新的有关教育的文件……以此为切入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具有创新性的内容,确定写作的主题,收集材料进行写作。

在今后的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从随时随地写教育随笔入手,积累教育教学的材料,为今后的教科研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