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想法
发表日期:2020/1/13 8:42:34 作者:许宝元 有751位读者读过
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和读属于输入(input),说和写则属于输出(output)。相比较输入型的学习,输出自然是难得多,这也是很多k12学段的学生对写作十分头疼的原因之一。不过,与其把原因归咎于英语水平不高所导致的,不如说这些学生的语文可能学得也不理想。可以这么想,需要完成一篇作文但却不知道写什么和心中已经明确要写什么的问题但却苦恼于遣词造句相比,哪一种更糟糕?我认为是前者。因为知道写什么内容之后,无论是写作的技巧还是如何把句子写得错落有致、简单句变复杂、用词的精准性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练习慢慢打磨。
至于落实到课堂上的教学,在极少写作教学经验的支撑下,目前能想到的唯有以下几点:
1. 明确写作主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某一阶段所学的内容或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定下明确的写作主题。关于写作主题,我认为现阶段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包括对学生的成品要求,既不要阳春白雪般的遥不可及,也不能是丝毫没有美感的流水账。关于美育的体现,我认为还是应该适当在学生的实际情况下进行渗透,当然不必太多,过于追求美感那便会本末倒置。
写作主题我认为应尽量从‘用’出发,例如,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一天,隔天到学校可以英文和同伴交流我的一天;写一个自己的小故事,尝试当一次小编剧;写一首小诗或绕口令,当一回小诗人或小rapper...当学生感受到我所学习的写作技巧是能够在生活中派上用场的,是能够展示自我的,那么练习写作的技巧就不会太难。
此外,在正式写作之前,教师应不断进行concept checking,可用正反例的方式来确认学生是否真的明白写作的主题,即我们到底要写什么。学生真的明确主题、要求之后再开始动笔。
2. 理解逻辑架构
明确what的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how的问题。关于文章结构这样的抽象概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起来其实是有点困难的。根据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不难看出,儿童知道大约11岁时才会逐渐进入逻辑运算的认知阶段,在此之前多以具体运算占主导。所以,在帮助学生理解写作所需的文章结构时,我认为,教师可以借助肢体动作或图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这么来想,人类最初是如何写作的?我们的祖先想要记录一段事绝不是直接就能写出一段文字,而是先用图画或符号来标记出这件事中主要的部分,例如‘人’或许画一个火柴人的样子,在晴朗的天发生的事或许画一个太阳等这样列出重要的几个部分后,甚至还需要口头说出来的过程才能逐渐写出一篇文章。小学生的写作我认为也可以参考这样的步骤。例如,在向学生解释三段式文章结构时,可以我们的身体为例,头为opening,中间部分为文章主体body,脚为ending,这样学生便能形象地感知文章结构的这层逻辑。再如,教师在帮助学生思考写作要素时可以借助who,when,where,what几个问题帮学生找出几个点,学生根据这一个个坐标似的的提示便能逐渐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3. 教师的示范
无论何时,教师的示范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是第一次学习写作的学生或是写作技能薄弱的学生,我认为教师除了需要手把手带着学生操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滚雪球式的重复以不断提醒学生走到哪一步了,直至将整个写作的流程完整呈现出来。教师总是要把自己看作和学生一样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学生在做一件事时常会有的困难,我们感到的轻松只是日积月累的熟练所带来的。
4. 学生的练习
当学生根据要求按流程完成一篇作文或是之后的一次次练习,我认为,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判标准应是先以正确为准,这好比翻译界所说的‘信、达、雅’,先达到合格,再往优秀努力。但这并非要让老师完全忽略那些擅于生动地表达却因粗心而犯下的语法拼写之类的小错误的学生的潜力,因为语言灵动充满了画面感总是要比小心翼翼一字不错的文章更有趣一些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最后,关于小学生英语写作确实是之前英语教学思考中极少触碰的领域,日后还得多加浏览相关文献及前言理念,当然,平日里的教学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