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引导者”的角色胜过“灌输者”
发表日期:2020/6/8 9:24:34 作者:杨梦 有640位读者读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是现代教师教学的最佳方式,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但反思以往的我的数学课堂教学却多数是传统教学方式,即我讲,学生听,我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我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却是观众、是看客、是旁观者,虽然有时我也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往往也只是形式的意义大于本质。
近来,我发现在上课时,许多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课堂上,有的搞小动作,有的发呆,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很低。并且一些知识虽然教授学给了学生,再提起时,有些学生一无所知,正所谓老师教授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
通过一些教师培训的课程学习与自我反思,对于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有了一些感悟。我需要更多的学习如何“先教后学”,尽可能地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去学习,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更有效地去思考,更积极地去交流。
鉴于这一认识,我想在以后课堂教学中,我要尽量改变“灌输者”的角色,努力去成为“引导者”。对于这一转变,在未来我觉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保持和坚定正确的教学理念。我需要一直提醒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必须转变自己灌输者的角色,时刻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二、要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的过程中,我首先必须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学习。列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毕竟有限的,让学生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这两点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地实施起来,却是有着许多的问题等待着我去解决。正如《倔强》中唱的“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所以在往后实践的过程中,我必须时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去坚定我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