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赵亚楠>> >> 正文

感受科技的魅力,课后有感

发表日期:2020/6/10 14:25:22 作者:赵亚楠 有603位读者读过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认为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还是有难度的。文章以笨重、迟钝的恐龙和轻巧的鸟类这两种动物为主体,向我们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金华才能飞上蓝天的,恐龙和鸟类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科普说明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又是这样的?这些都是教学时需要解决的重难点。

   上课伊始,我向同学们展示了恐龙和鸟类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图片说一说填空:(     )的恐龙     )的鸟儿,将恐龙和鸟儿作比较,想一想这两种毫无关系的动物,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联系,引出课文内容。在教学恐龙的演化过程

这一重点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演化过程,概括出重点。“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让学生逐步感受恐龙的演化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这里穿插教学,如在学习第一个演变过程,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用得准确,“大约、一般”学生很快都能找到,这都是表示不肯定,猜测的意思。再让他们学以致用找出其它用得准确的词,加深感受,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上不够紧凑,在教学演变过程一环节花费的时间过久。朗读指导还要再多些,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在教学中,安排好教学环节,突出精讲部分,多加训练朗读、写话等方面。鼓励对恐龙演变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搜集资料,做好记录,以便于和同学们交流,还可以自己多阅读写科普说明文,感受说明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