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发表日期:2020/6/25 18:11:55 作者:杨涛 有498位读者读过
润物细无声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这类学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与困难。怎样转化他们呢?我在工作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充分了解,转移注意力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充分认识并了解“问题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每个问题学生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将他们了解透彻,才好“对症下药”。
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被别人关注。往往叛逆的背后是成长的需要,是寻求关注的需要。
2、尊重沟通,放大其优点
尊重“问题学生”是做好教育转化的前提条件。只有尊重他们,才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批评,少一点惩罚,多一点信任。“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学好的心态来学校的,只是各人的能力、悟性、基础、家庭环境所给的滋养不同”。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有点,“问题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之放大。让孩子体验到被表扬的幸福感,激起他们心里想做“好学生”的强烈愿望,从而改正自身的缺点。
3、争取家长的力量
每天和他的父母沟通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沟通不是一 种“告状”,而是寻找解决的方法。孩子的改变,离不开家人的配合。 因此,要想让“问题学生”转变,家长的力量必不可少。
4、用心灵赢得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封闭的心灵,才能感受他们的心跳。但是,对“问题学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而无私的。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对“问题学生”要做到不轻视、不排斥,不体罚、不挖苦,要给他们细心的呵护,使他们在关爱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5、讲究公平
越是“问题学生”,越在乎老师对他的态度。在他的心里,希望老师能够给予他公平。只有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如果不分是非,一味批评那些问题学生,就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里。因此,公平是教师需要做到的。
每一个学生就像是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亦或是一个小麦的种子,作为教育工作者,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任务。只要我们对待“问题学生”抱有一定的信心、爱心、耐心,就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