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0/11/1 13:39:03 作者:谷君 有898位读者读过
《秋天》听课反思
上周二听了沈老师上的《秋天》让我收获颇丰,它是一篇写景散文。由于孩子初学课文,自然段要给孩子说一说。每一段观察角度,对象不同。且孩子可以找出秋天的特征,体会作者的感情。本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首先应告诉孩子们自然段的分法,什么样的段落称之为自然段,接着指导孩子了解逗号和句号的区别。第一段,天气转凉,黄叶飘飞;第二段仰视取角,写出秋天天空高蓝,大雁排队南飞的特点;第三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随图入景,文章配图优美有特点。落叶雁群和文章情景相生,沈老师从树木的变化引到一片片叶子,做“一片”与“一片片”的对比,学生一眼发现数量上的区别。讲解“片”字(会认的字)时,由“片”字展开,组词让学生表达。成熟的庄稼和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是课文的补充,揭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的美好遐想。
沈老师这节课流程顺畅,教态自然,读书形式多种多样,小游戏设计让整节课妙趣横生。图片导入让文章内容深入浅出,利用实情实景,以及随手捡起的树叶讲述秋天,贴近生活。不足之处讲授内容缺少进一步巩固的过程,也缺少进一步提升的过程。芸芸飘飘微步,未时时处处究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不好把握,想灵活多样,容易华而不实,想一心识字,容易死板无趣,当中的度需老师去把握,然而不好把握。40分钟需高效,给孩子什么,不给什么需要老师去揣摩衡量。
课堂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最精彩的永远是下一堂,沈的课有灵气,这是我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