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陶濛>> >> 正文

《青蛙写诗》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0/11/16 10:50:43 作者:陶濛 有2316位读者读过

上周五,我有幸聆听了杨晨老师的公开课《青蛙写诗》。这对于从未带过低年段学生的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让我受益匪浅。

《青蛙写诗》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简单易懂的儿童诗歌。课堂上,杨老师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轻松愉悦、令人难忘的佳境。

1、导入环节新颖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杨老师通过出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猜这是谁,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青蛙”,进而揭示本课的课题。

通过读课题,认识了题目中的“写”字以及“秃宝盖”。这样设计非常巧妙,新颖有创意。不仅复习巩固了学过的偏旁,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识字教学扎扎实实

多种识字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杨老师巧妙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为了让本课的生字教学有所侧重,扎实高效,杨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集中识字时,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认识了“雨”四个点的不同写法。随文识字,运用象形字的特点,通过让学生联想生活中出现的“串”从而认识这个字。

3.示范读具有指导性。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示范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堂上,杨老师在课堂导入结束后就进行了课文范读,通过示范读等形式,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声有色。在指导朗读时,杨老师通过提问:“谁想来扮演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学习完这节课后,给我最大的感受以及要学习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低年段教学中,我们要无时不刻注意提醒、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低年段语文教学重点在识字,我们要设计多种识字的方法,避免干瘪地、机械地识字,破坏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第三、朗读教学要贯穿于整节课,教师可借助示范读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带一带低年段语文,真正走入课堂,相信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