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公开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0/11/25 11:21:06 作者:樊颖 有641位读者读过
司马光公开课反思
樊颖
本周三上午第二节课,我上了《司马光》的公开课,对于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我能完整的把我要讲的内容完整的阐述出来,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改正与提高。第一次教学小古文,这也是选题的最主要原因,一直想上这样一节课。但是真正上下来,却发现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一节小古文教学,短短30字看似思路清晰、简单,看似章法明显、易教,其实并不容易。课后也与我的师傅朱婉钰老师及时进行了沟通。
首先,对于字词的教学我讲解的不够透彻,“司”仅仅是强调了半包围结构和笔画,并没有延申的讲解,对于这种问题,以后我会结合书本和字典对字词进行透彻的教学。
其次是示范朗读,作为一名教师示范朗读很重要,但是在这节课中我的示范朗读比较少,仅仅是让学生自由朗读通过泡泡堂展示停顿让他们进行朗读,缺少了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学生初识文言文,对自主朗读的要求不能过高,能疏通生字即可,朗读时的断句、节奏等,需要教师的“牵手引领”。所以教师的示范朗读至关重要,我一定会改进教学的读书方式。
最后,我没有明确比较感知,了解古文。学习需要及时反馈,学完课文之后再回头引导学生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能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加牢靠。在本节课中,我只是让他们大概对比了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学生仅仅是浮于表面地认识古文比现代文更简洁,而没有深刻理解古文为什么简洁,为什么字数少。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细致地教会学生发现古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对于这节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境,感受人物的情感、品质。因此,我不单要求学生利用注释识词,也结合了图片、动作演示、生活体验等,深入浅出,帮助他们打通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界限;利用引读、想象读、讲故事等形式,体悟故事情境和人物品质,最后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