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20/11/19 13:45:28 作者:李磊 有562位读者读过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拉一拉、比一比”的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画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每位学生一根毛线、直尺、圆形纸片、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昨天咱们二年级小朋友们刚参加完激烈精彩的运动会,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次回到操场上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出示两幅跑道的图片)
提问:这两种跑道的线从形状上你看出有什么不一样吗?
直直的,弯曲的
师:在线的王国里有许多不同的成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线段。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观察学具(毛线),提问:现在我们的桌上都有一根毛线,观察一下,它是什么样的?你们能想办法把这根线变直吗?
(2)请学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指出:小手捏住毛线的两端,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4)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来拉一拉,说一说。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
(5)问:一定要是直的才能称为线段,弯的就不是,说明线段有什么特点?生:说明线段是直的。【板书: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
在数学上把线段开始的一头叫做端点,结束的另一头也叫作端点。(来看老师写一写,板书:端点)。
提问:谁能快速反应,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2个,教师板书)
(4)师:接下来我们同桌合作,先请左边的小朋友捏住毛线两端,拉直,右边的小朋友,轻轻地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线段?哪里是它的端点?交换!现在请右边的小朋友拉,左边的小朋友轻轻地指一指。
教师先和一位学生示范,再让学生同桌练习,请一组学生展示。
指出:看到同桌之间合作指一指时都是横着拉的,那老师演示斜着,竖着拉线,追问是否是线段,为什么?
3、线段特点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对线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什么样的?(全班闭上眼睛想,教师边引导全班一齐说一说)
问:谁愿意来跟全班同学交流一下,你刚刚脑海中的线段是什么样的?(指名多位学生说一说)
师:现在你们能根据线段的特点快速判断出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请学生说明判断的理由。)
小结:线段不管是横着放,斜着放,还是竖着放,只要是直的,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
4、找线段
(1)讲述: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可以看到线段,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这有一个盒子,你能找一找哪里到哪里可以看成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吗?先请一名学生尝试指一指,师规范说法。
下面就让我们同桌合作一起在教室里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并且指一指。
(2)其实不光我们周围的物体上可以找到线段,我们学过的许多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师:孩子们,这张纸上(出示正方形纸片)有线段吗?你能看到几条?
生:4条
师:你们能看到4条,可老师现在能在这张纸上再变出1条。想知道在哪吗?
师:看仔细喽,变!在哪呢?知道这第5条线段是怎样变出来的吗?
生:折的。
师:真聪明!你能折出一条比老师折的还要长的线段吗?
5、数线段
(1)讲述:教室里有线段,生活中有线段。其实很多图形中也有线段,它们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打开书本60页,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数一数这些我们熟悉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2)提问:这是什么?也叫几边形?几条线段围成?比较图形的边数和组成它的线段数,你发现了什么?照这样,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八边形呢?
师:看来只要我们愿意动脑去思考,数学规律也不是那么难发现的嘛。
6、折线段
(1)谈话:小朋友说得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折纸的游戏吧!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
任意的折,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2)提问: 你能折出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吗?
你能折出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吗?
(3)小结: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我们了解到线段有长有短(板书:有长有短)。
7、画线段
(1)谈话:小朋友们学的很认真,不但认识了线段,数了线段,还折出了线段,想不想来画一条线段啊?
(2)提问:你觉得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自己在正方形纸片上画线段。投影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全班讨论。
(3)师演示:先把直尺紧贴在书或本子,沿着直尺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再在两端分别点上端点,为了简洁美观,可以用这样的小竖线来表示,注意小竖线不要画得太长。你学会了吗?
出示画线段儿歌,全班齐读学习。
(5)根据儿歌和示范再次在本子上画线段。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是谁?它有什么特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