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黄如春>> >> 正文

综合实践课的前前后后之前期准备

发表日期:2020/11/12 20:12:59 作者:黄如春 有621位读者读过


综合实践课的前前后后(1

写了一年的教学反思我也没弄明白写什么,该怎么写,索性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总觉得这也不是个办法。一则不利于系统地进行反思,二则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个理科生,做事没章法也不是个办法。所以最近我结合区级教研中教研员刘老师给的听课建议,“硬”加到自己的反思中,我想:听课不就是变相反思吗?看别人课中的种种亮点或不足不也正是自己反思过才发觉的吗?

选材方面,我将科学课与垃圾分类进行了融洽为了更契合综合实践。其实这也得益于之前在六年级上的科学课《变色花》,由于这课是科学性质比较浓厚的课,所以一开始我也没想到如何变成综合实践课,后来我关注到《变色花》的导入是利用紫甘蓝汁的变色性质,于是我调整课的结构,把导入部分“做变色花”贯穿整节课,这样“做纸花”和“做变色剂”两个活动结合起来更有综合性。因此,选材可以更多多元化可以跨学科并从导入部分思考。

1:学生在榨紫甘蓝汁

前期磨课部分,我在五年级试上的时候主要考究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饰演的操作,二十时间比例。操作方面而言,学生容易出现各种不规范操作,胶头滴管的使用最多,很多同学容易忽略滴管要先在空气中挤压后再伸入试剂中吸取。这时,我让学生明白这样防止胶头滴管中的杂质污染溶液:另外学生容易斜着吸取溶液学生对此错误操作也存在误解,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斜着使用滴管会污染试剂,学生便理解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另个是时间比例,明显发现自己设计的环节过多,尤其活动多,材料过多,导致时间根本不够,比如再榨紫甘蓝汁环节,学生容易出现不知道用多少紫甘蓝叶、不知道倒多少水、如何揉搓等问题,这些问题我只能在自己亲自动手后去找到答案。所以说,有时候对于一些动手实验,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实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