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杨梦>> >> 正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20/11/9 19:37:50 作者:杨梦 有626位读者读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

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表象的支持,从而获得对线段特征的直观认识对此我将教学过程大体分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观察情景,比较曲直。结合近期学校举行的运动会给出跳绳和拔河的情境图进行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线的曲与直。

第二环节:观察操作,认识线段。我将这一环节分为两部分,首先,借助毛线这个生活原型,让学生从一根线由弯到直的过程中体验了线由弯到直的过程,感受了“直”。;接着,通过“把拉直的毛线请到黑板上”以及“把它的样子画下来”来感受线段的特征,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进而引入线段的概念,使学生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最后,在对各种情况的判断中,进一步感受线段的特点,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第三环节:回归生活,体验线段。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及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接着在图形中找线段,数线段,通过找一找、摸一摸,加深了学生对线段的感受

第四环节:比较长短,感悟画法。在长方形的边都是线段的基础上引出还能创造出线段——折痕,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从而既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最后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第五环节,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完成课后“想想做做”,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上的不是很自信,存在着许多不足
  (1)本节课我是通过拉线段—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连线段等环节,层层递进,但因为对学生掌握水平的不了解,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处理给出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问能画出几条线段时,没有讲解到没有能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真切的体会到教态不够规范、自身教学语言不凝练,教育机智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些问题我提的不够明白,造成了小学生的思路不够完整、清晰。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多处出错。二是不会引导学生,不会顺着学生的发言就势引导。三是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衔接语用的不是很巧妙,我觉得有点“唐突”,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渡比较勉强。四是整个上课过程也缺乏倾听学生的意见,表扬机制也利用的不够完善。
  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