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活动感想
发表日期:2020/12/20 0:04:10 作者:郭晶 有663位读者读过
今天有幸参加江宁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调研。展示与指导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聆听了三位老师优秀的公开课展示,还得到了市学科带头人,百家湖小学戴萍萍老师关于课堂的精彩点评。在听完优秀的公开课及点评后,刘婷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story time板块教学的有效策略》学科微讲座。此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现就自己从中学习到的一些收获作如下记录。
一.好课都是磨出来的
人们常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今天的活动中,几位上课的老师都提到了公开课展示前磨课的过程。在磨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其他老师关于同一课堂不同的见解,自己也会产生新的想法,和其他老师碰撞出新的火花。每磨一次课,上出来都会有不同的感觉。这次展示4A unit8 At Christmas的黄瑀老师就讲到,同上一堂课,比起第一次上这个节课,感受课堂主线更加突出,课程设计层次更加分明。赵珊珊老师则提到在准备过程中感觉有很多的内容想上,但是在不断磨课的过程中,逐渐理清了课堂思路,有的放矢,从而让课堂的重点更加突出。对于我自己而言,感触也比较深,在之前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同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帮助,每次各位老师听完课都会给我很多建议,也会分享各种想法,很多idea让我有一种“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惊奇感。自己在磨课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上课的思路和技巧,所以在以后有公开课的机会,我会更加注意磨课环节,争取让课堂更加有趣。
二.多教研、多研讨、多收获
此次参加教研活动,我认为还是解决了一些我上课的疑惑,为以后的课堂设计理清了一些思路。比如关于story time period 1部分,词汇要不要教,教多少合适,教到什么程度,剩余的部分怎么处理等等。此前在教授story time部分的时候,自己更多的是想将所有的知识点教授完,但此次各位老师们提出,story time部分更多注重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感知,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及展示,不必过多的纠结于书中所给词汇。而关于教到什么程度,则应该视班级学生具体情况而定,学生综合素养高,词汇输出能力强,可多拓展,若学生本身基础较弱,则可以少量教授词汇,更侧重于学生对于课堂主题的感知。
很幸运可以参加此次教研活动,不仅让我见识到各位优秀教师的精彩展示,课后的研讨活动也让我的备课思路更加清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学以致用,让我的课堂更加丰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