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预设”限制“生成”
发表日期:2020/12/29 11:25:35 作者:王叶蕾 有712位读者读过
莫让“预设”限制“生成”
近期,阅读了一份有关《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主题是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确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因为学生会“卡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使学生深陷在“预设”的框架里。那么,怎样才能在“预设”和“生成”间找到平衡点呢?
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预设”是否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谋划好“预设”。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
教师需要做到“预设”教学目标、新知教学,还需要在“生成”的过程中及时“预设”,并不断调整 “预设”。在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既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也不能过低地估计学生,新知的学习应源于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自由而主动的学习。
教师要了解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有什么创意?有什么困难?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把学生的情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利用,而不是作为负担。
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生成”的教学策略。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做学习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