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理解
发表日期:2020/12/7 19:26:16 作者:杨梦 有616位读者读过
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理解
今天听了郝老师的《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我没有教过六年级,只能以我浅薄的经验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将一个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的棱进行2等分、3等分、4等分、5等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正方体的特征等相关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帮助学生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的数学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逐渐深入的探讨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虽然小学生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课的探究规律过程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本节课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至少每一小组同学都要有操作的学具,不然的话就是空说,对学生来说很难光用想像去完成探索并找到这些规律。在学具这一方面郝老师准备的很充分,学具能够拆开去看,这样对于小正方形的涂色面数的探究,学生就有了直观形象的感受。
课始,郝老师通过正方体学具组织复习正方体的特征。因为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节课的直接知识基础,课始有效进行复习,为学生探究发现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与大正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做好充分的准备。接着郝老师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时候,首先将正方体的棱长平均分成2份明确本课研究的问题,提问学生:如果我把正方体的棱长平均分成2份,再切开,得到的小正方体是不是每一面都涂色了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课件演示把棱长平均分成两份后切开的样子,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了图形。然后让孩子们小组操作、讨论将正方体棱长平均分成3份,感受几面涂色与其所在的位置的关系,锁定了研究的方向,最后再研究将棱长平均分成4份、5份,几面涂色的个数分别是多少,最后再进行推理总结,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索规律,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我个人觉得这节规律探究课上的很好,规律探究必须让学生去动手操作了,才能更好地感悟理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