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
发表日期:2021/1/6 13:44:25 作者:陶濛 有562位读者读过
在新课标的实施中最重要的一条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掌握学法,且学得快乐,这确实是一门学问,值得研究。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入手: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在新的备课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独裁者,也不是新课程下的无所作为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题。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就是在备课当中要将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三方面相结合。首先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不足与强势之处,设计出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案;其次课后必须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期望课出一节精彩的课;最后经常进行自我评价,提升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
二、深入了解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三、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教师与学生是对话的主体,这种对话应是一种平等、轻松的状态,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个性,让学生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识;第二学生与教师都是平等的人,教师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会真正的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