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1/3/23 14:54:08 作者:陶濛 有1033位读者读过
《白鹅》是著名漫画大师、散文家丰子恺的作品。文章结构极其简单,全文围绕一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白鹅的叫声、步调、吃相三大方面去展示白鹅的骄傲,可爱。与以前所接触的课文不同的是,整篇课文主要以反语的形式和活泼、流畅、诙谐、准确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一种新的、表述语言的方式和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欣赏之情。
上课伊始,胡老师便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一只______的白鹅?”在学生回答之后抓住关键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理解全文。接着,由“高傲”入手,设计了主话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白鹅的高傲?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去文章中寻找答案,进而明确丰子恺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描写鹅的高傲。整节课,胡老师很注重学生的朗读,从初读到深入理解,有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白鹅的高傲,在读中去感悟丰爷爷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读的形式较为单一,都是齐读。
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胡老师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白鹅的吃相特点时,为了让学生感悟白鹅的高傲,紧紧抓住“三板一眼”“一丝不苟”“从容不迫”“侍候”“堂倌”等关键词语,让学生来表演鹅的吃相,让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讲到狗去白鹅家偷吃东西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假如看到狗正在偷吃自己的饭,鹅会厉声叫骂:________________”。学生踊跃的发言,让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但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整堂课上,学生自己去讲的内容过少,缺乏小组讨论,多数时候是教师的一人言。
当然,胡老师在评价学生,在课堂的教学机智上还应更提升一步。应注重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的资源进行有效深入的生成,让亮点更出彩!
总之,一堂课的好与坏,关键看学生的表现。教师、教材、课堂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提高,一切都等于零!但无论如何,胡老师的这堂课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