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徐续锦>> >> 正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1/3/29 9:28:34 作者:徐续锦 有1870位读者读过

《小公鸡和小鸭子》听课反思

杨老师所执教的课文内容是《小公鸡和小鸭子》,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想捉鱼给小公鸡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上课前,杨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一堂课下来,收获如下:

1、 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

成功的课前导入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错,要想成功的做好课前导入,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想尽各种有趣的办法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杨老师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课前首先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并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

2、 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在识字巩固环节中,杨老师设计了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孩子们都懂的用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

3、 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思,突出教学特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首先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小鸡和小鸭有什么不同,为孩子们对理解课文中发生的故事做好铺垫,然后再提几个关键问题,如: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了什么地方?小鸭子为什么做不到虫子?小公鸡为小鸭子做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再抓住课文重点的句子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再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学活动中杨老师自始至终都把学生放在主题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思考比较,自由朗读,体验情感。以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本堂课虽然取得以上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时,有些评价语还不够准确恰当,杨老师的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教学超时,写字时间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