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让课堂更鲜活
发表日期:2021/4/26 13:49:21 作者:张蓓 有656位读者读过
动手操作,让课堂更鲜活
上周以来,我们五年级就进入了分数的学习,之前第三单元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学生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从课堂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比较吃力,上课过程中会出现走神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我就带领学生一起动动手,动动脑,我将课堂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1.折一折,丰富直观经验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上课前,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准备一些完全相同的纸片,利用课堂时间带他们从课堂本上撕一张纸片,先折出一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几个相等的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实际感受正方形对折几次后分别可以平均分成几份,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所有学生都会操作,并在操作中对这些相等分数的特点有了初步感知,为课上的进一步探究交流、发现规律作铺垫。
2.说一说,形成初步猜想
学生带着一组组相等的分数进人课堂,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感知这些相等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形成初步的猜想一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对此学生不难发现,也不难表述。难的是,教师是就此打住,让学生相信这个既定的事实,还是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往更深处思考“我们发现的规律是不是适合所有相等的分数”,从而在接下来的举例验证活动中,让学生的探究自然而然地逐步加深。
3.举例验证,让探究走向深入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举出了许多符合规律的分数组,并进行验证。有的学生想到了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用画圆形、正方形甚至线段图等方式来验证分数的大小。有的学生想到了直接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算一算大小来证明它们相等,能联系四年级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计算的方法是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的基础上悟出来的更数学、更抽象的方法,直观操作让学生的探究逐步深人,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