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谢强龙>> >> 正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2/10/14 7:57:19 作者:谢强龙 有475位读者读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2011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的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说法改成“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四基”就是要培养四方面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现实、有趣、开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教材和学习内容才是学生“做数学”的前提。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的过程转变到“做数学”过程中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还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许多教育家都非常欣赏这样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知道了;而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就充分说明直接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迁移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虽然是立体的图形,但与平面图形紧密相连。所以,怎样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成为本课的难点。所以我先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再观察长方体中各个面的长宽高与对应面的长宽的关系。进而指导怎样求每个面的面积。

 二、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过程,以动激思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我原来准备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剖”长方体,展示出6个面。可是有前面老师的课堂实践,我发现学生对每个面以长方形的长宽的对应掌握很好,但是费时太多,下面的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于是我改成课件演示与学生观察、动手摸、互相说来加深理解。通过实际计算各个面的面积,然后观察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体6个面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比较分析体会长方体各个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也可以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教学效果较好。

三、以练带学讲练结合,自主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不单独安排时间推导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由学生在算式说意义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发现了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合作探究、总结方法,学生真正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但是,本课存在很多不足。因为我面对的是44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智力和接受能力各有差异,所以在课堂上有的同学不注意听讲,我也没有及时发现,有错误的没有及时纠正,导致课堂练习中还是有错误的产生。还有就是学生动手机会不够,弱化了立体与平面的对比与联系。其次是练习中的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能局限在两种方法,只要合理就应予以可定和鼓励。另外我比较缺少激情,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希望今后自己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