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杨梦>> >> 正文

概念教学四要素

发表日期:2021/6/7 15:12:49 作者:杨梦 有1384位读者读过


听了徐斌老师的《认识倍》这一课,让我对于概念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概念教学要关注四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概念的产生和来源。正如《认识倍》一课,徐老师特别关注“倍”是如何产生的,“倍”生活来源是什么,数学需要是什么?徐老师在教学“倍”的时候,是从运算思维的角度展开的。徐斌老师课一开始通过谈话带领学生回顾加减乘除法,其中着重复习了除法,精心设计了一组复习题,让学生感受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其实质就是含有几个几。然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提问题,在“比多”、“比少”当中生成“倍比”。徐老师的这堂课始终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倍是如何产生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概念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含义,会说概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个要素是概念的意义和本质。“倍”的意义和本质是什么?徐斌老师巧妙运用变式,在更为多变的情境中延展学生的思维。以花朵素材为载体,思维在“变”中生长。“1倍数不变,几倍数变”,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思维模型。“倍”的产生源于比较,“倍”的本质是指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一种“新”关系。在教学中,徐斌老师先出示一个绿色带子,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有倍吗”“为什么没有”等有价值的问题,接着出示同样长的红色带子,追问学生“产生倍了吗”,从没有“倍”到有“倍”,从1倍到几倍,再从宽的到窄的,从窄的到抽象的,让“倍”的概念自然孕育。

第三个要素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倍”这个概念与“除法”有关系,“倍”的比法和前面的差比有关系。之前学生只知道“倍比”,学完这节课后学生知道了“倍比”,因此,学生在比较的时候就可以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了。所以,对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低年级主要是渗透,中高年级不仅是渗透,而且要让学生把概念形成结构。比如,五年级学习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后,要会把分数和除法进行对比,六年级学习比的认识后,要把比和分数、除法进行对比。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对比能够使学生对概念形成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

第四个要素是概念的应用和拓展。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思维是抽象的,因此概念也是抽象的。要激活抽象的概念,就需要应用。徐老师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拍手游戏,第二个层次是动手摆小棒,第三个层次是测量,第四个层次是圈画、列算式第五个层次是涂颜色。让学生在应用当中,在直观感知当中积累起对“倍”的认识的活动经验。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就要有层次,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会概念,一定要充分直观。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徐老师的这节课充分利用颜色、声音、形状来刺激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