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胡蕾>> >> 正文

赏词句之味,品语言之美

发表日期:2021/6/21 16:04:38 作者:胡蕾 有535位读者读过

赏词句之味,品语言之

——《火烧云》听课反思

今天在合班教室听了樊颖老师的《火烧云》一课,巧的是,这是本学期我听的第三节《火烧云》。《火烧云》这篇课文以生动奇趣的语言著称,几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但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火烧云》中美景如画的诗意,关注到了新课改要求的:在阅读中体验情感,体悟语言、丰富学生语言库。

一、巧用对比,感受差异

樊老师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多次借助语言表达的对比,让学生通过直观比较感悟到平时的语言与作者萧红语言的差异性。

1.《词典》的解释和作家描述对比

上课伊始,樊老师就什么叫火烧云出示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萧红在课文中的描写。其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日落或日出时出现的红霞。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则是这样写的: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通过让学生对比读,重点品读这个字,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萧红语言的生动,初步体会萧红的语言之美、语言之妙。但语言表达虽有差异,但各有千秋、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现代汉语词典》为什么是这样解释的,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结合不同的语境和需要不断改善自己的语言表达。

2.平时的语言和作家的语言对比

樊老师在让学生体悟萧红描写火烧云颜色美的语言奇妙之处时,从学生的表达水平出发,出示了一句: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有的红彤彤的,有的金灿灿的,有的半紫半黄,有的半灰半百合色。并将这句话与课文里的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进行对比。通过两句语言上的不同让学生领会萧红笔下火烧云颜色的变化之快。但课文的语言更多的不仅仅是表现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还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火烧云颜色的精妙。萧红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用到了叠词(如:红彤彤)、混合色(如:半紫半黄)、比喻色(如:梨黄)等,樊老师让学生也尝试着说一说有哪些类似的词。但在教学叠词时除了要从语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些ABB形式的词,还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萧红语言里表露出来的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儿童心理学指出:6-12岁的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语文课上对儿童词汇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在写句子和文章时能够有词可用、有内容可写,同时也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

二、读写结合,即学即用

在教学火烧云的形状时,樊老师先是让学生概括火烧云的特点,在明确了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等特点后,又让学生仔细理清作者介绍的结构和顺序;              先写出现了什么,然后写这个东西的样子是怎样的,再写他是怎样变化的,最后写消失的过程。细细研读作者的语言和写作方法后,让学生也动笔仿写。读书不一定理解,理解也不一定会用。我们在语文教学时不能单纯满足于学生理解内容,还要进一步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学到的写法。可惜由于这是一节公开课,樊颖老师只能让学生匆匆练笔、匆匆交流便结束了。很多三年级的孩子都能在课上完成这个小练笔,并且写的都很好。孩子们的创作激情与火花已经被点燃了,如果老师能够在进一步让学生仔细品读评析一番他们的作品,课后能够结合这节课学到的写作手法进一步规范训练,想必效果会更好。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写得都美如画,无论是三年级的《火烧云》,还是四年级的《海上日出》,都凭借诗意的语言为学生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更凸显了语文教学的美。听了樊颖老师的这节课,我想,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如何在完成考试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品读到课文里的语文之美,让学生写出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