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黄如春>> >> 正文

与夫子庙小学“四有”好教师团建活动收获 以《玩玻璃纸》一课为例

发表日期:2021/6/16 18:00:09 作者:黄如春 有587位读者读过

与夫子庙小学“四有”好教师团建活动收获

以《玩玻璃纸》一课为例

在与夫子庙小学进行了“手拉手”活动中我开设《玩玻璃纸》一课收获了很多。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的单元,我选择降一年级去授课,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结合夫子庙小学几位科学老师提的建议我总结如下:

①专业术语方面不够严谨。在板书部分用眼睛去隔着玻璃纸看与之颜色相同的物体时“消失”了,这里不应该直接板书“消失”,因为实际上并不是直接消失而只是颜色“盖”过去了,隔着玻璃纸看与之颜色不同的物体时“变色”了,这里也不确切,应该换种描述是看得与物体原本颜色不同。总之要注意科学语言的严谨性。

②对于询问学生的问题应该认真设置和选择,对于学生的回答应该再推敲是否符合教师的预设。比如在询问如何让学生验证是不是灯光让裙子的颜色改变时,询问学生选择什么灯光和裙子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选择白色灯光,这时候可以再追问选手为什么要选择白色的灯光。

③多让学生自行总结。在通过玩玻璃纸过程中得到一些发现,自行用语言总结出来,而不是教师给出提示,这样学生无法真正理解。

④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导入环节询问学生为什么裙子会变色,可以借助生活中霓虹灯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并不是不同颜色的光,而只是白色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物体上。

⑤玩玻璃纸的游戏参与度不高,这一课的活动十分具有趣味性,如何在低年级开展有趣并且有序的教学是一个考验教师功力的难题,所以我既要在保证秩序的同时也要具有趣味性,争取让全员参与进来,从玩中学。

⑥最后一个环节的“盲盒”设置十分巧妙,既运用了本节课所学,也让学生热情高涨,如果直接把奖品直接放入盲盒就更具神秘性。

总之,一堂课中的细节是很考验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熟悉程度的,所以多多研磨从学生角度思考本节课的走向。

                        IMG_20210615_140734
                    图1:学生在用灯光演示世界上最美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