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小记
发表日期:2021/10/24 17:56:49 作者:姬荣荣 有924位读者读过
《俗世奇人》读后感
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种空前绝后的人物,但是那都是俗人;《俗世奇人》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都是真人真事。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凡是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是在显耀上层,更是在市井民间。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是很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记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书中有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说着“认钱不认人”,其实善良的苏七块;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力大无穷的张大力;足智多谋的杨巴等。书中也有一些令人发笑的“奇人”:明明是女的,却留男人才留的背头的杨家二小姐;原本精通辨画,却让人忽悠的蓝眼;因为想看看人死了会怎么样,所以没死装死的刘道元;还有让八哥说“漏嘴”而气得半死的贺道台等,让人一看忍俊不禁。这些人物身上各有各的特点,经过作家冯骥才先生细腻的描写,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不忍释手。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好嘴杨巴”。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杨七和杨巴。他俩有一次被派去给李中堂大人做点心。结果李中堂大人把碎芝麻当成了脏土,顿时非常生气。这时候时就体现出杨巴的聪明了——只见杨巴脑袋撞地,“咚咚咚”一边叩头,一边说:“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说完又是一阵响头。李中堂大人这才明白过来,刚才茶汤上那些黄渣子不是脏东西,而是碎芝麻。给足了自己面子,于是对杨巴心生喜欢,便赏了他银子一百两。
瞧!脑子灵活,能言善道,善用嘴巴的人,既能化解自己的尴尬,又不让人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