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马超>> >> 正文

对小学课本中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认知

发表日期:2021/10/20 8:03:07 作者:马超 有904位读者读过

我国共有56个民族,一些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中造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使得音乐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底蕴比较深厚,将其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活动,可以使学子全面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我对小学音乐课本的查阅得知,当前很多小学的音乐教材中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较少,课本也对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讲解较少,也没有对教材进行规范这就使得教学存在很多漏洞。有的民族学校可能比较注重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但是整体来看还存在较多不足。

通过一年多入职以来的音乐教学认知和对自己过去小时候接受的音乐课堂相对比,我深深的感受到现在的音乐课真的大不一样了,时隔这么多年,但脑海里依然记得自己小学音乐课上,老师只是单纯的带着大家一起唱一唱,很古板,趣味性很低,学期结束最多会唱几首歌而已,除此之外对应没有更多的了解。但是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以学习者为主,全面多方位深层次地提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主流,从单纯的唱歌到现在的识谱、学习乐理知识、增强音乐欣赏能力以及丰富多彩的音乐互动,学生变得更热爱音乐课堂了。

在小学音乐的课本中经常会出现少数民族的身影,它们也是中国音乐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对少数民族的音乐也算是情有独钟的,因为我觉得他们的音乐真的很纯真、质朴富有特色。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彝族的《彝家娃娃真幸福》《阿细跳月》;新疆维吾尔族的《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蒙古族的《嘎达梅林》《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森吉德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