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胡蕾>> >> 正文

《慈母情深》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1/11/25 20:04:47 作者:胡蕾 有1813位读者读过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梁晓声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记叙了童年时代向艰苦工作、省吃俭用的母亲要钱买课外书的故事。通过描写典型场景表明慈母对儿女无私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一、紧扣主题,感受母慈子孝

    王老师在教学时紧扣《慈母情深》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何为慈母,怎样才能表达情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在交流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二、围绕场景,品悟慈母情深

 王老师抓住闷热潮湿、空间矮小的工厂,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在交流中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感悟母亲工作的不容易。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还有哪些典型的场景,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样的母亲形象和什么样的学生心理。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结合四个“我的母亲”体会母亲工作的不易和生理上的疲惫,结合“龟裂的手、皱皱的毛票”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攒钱的不易,进而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对孩子读书的支持,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将辛苦攒下来的钱给孩子买书。结合“褐色的口罩”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母亲挣钱不易不舍得换口罩的艰辛。最后结合母亲毫不犹豫地塞钱给孩子的场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母亲塞的仅仅是钱吗?学生在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表达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塞的不仅是钱,更是母亲工作的艰辛、母亲对孩子无尽的疼爱。

三、结合背景,加深对母亲的崇敬

    课文记叙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故事,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一元五角的书钱在当时社会中的份额,因而很难理解课文中“我”始终纠结是否要这一元五角的矛盾心理,母亲毫不犹豫地塞钱给我背后包含着的浓浓母爱,王老师结合“褐色的口罩”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进一步理解课文,加深了对母亲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