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 >> 正文

可能性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1/11/18 7:31:44 作者:罗月 有1275位读者读过

                              可能性听课反思

周四外出听课听了一节苏教版四年级可能性这一课的教学,感想很多,收获很多。具体如下:

一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不仅有生活经验并且富有趣味。老师导入《可能性》这节课,是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 几个学生即将进行乒乓球比赛,谁先发球用的是投硬币的方法。看完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方法来确定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谁有可能先发球,几率是多少?在策划--场抽奖活动,你怎样设计转盘才能不让商场的利益 受损?如果你是顾客,又希望怎样设计转盘? 学生对这个身份比较感兴趣,题目设计的又有创意,统统发明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转盘,不让顾客抽到奖。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对内容非常熟悉,而且还可以接入自己的创意,学习兴趣高涨。
    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论证抛硬币的科学性,公平性,需要学生自已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张老师在设计- -环节时,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发一枚硬币,抛40次,记录下正面在上几次,反面在上几次,通过比较,最终得出正、反面朝上的几率各位百分之五+.孩子们喜欢动手,这种形式有趣、简单,自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玩婴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在张老师的课堂中,这样的设计很多,-节课,几乎就是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度过的。
   三激励性语言及时、中肯,为课堂添彩。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抛硬币时,张老师发现有个小组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就夸奖说:“ 我发现这个小组特别会合作,一个人负责拋硬币,-一个人负责记录正面朝上的,一个人负责记录反面朝上,我觉得这样分工非常好。”当有个 学生回答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时,张老师说:“ 你是个善于思考的男孩,我觉得以后能成为一一个数学家。”当一个学生发现抛硬币时,正反面朝上的几率接近平均数时,张老师说“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此外还有很多: "了不起”“你真棒”“你是个聪明细心的孩子”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为数学课增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