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听后感想
发表日期:2021/12/1 18:50:36 作者:杨梦 有2069位读者读过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从条件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的起始课。本节课的教学,不能只仅限于具体题目的解答,而要抓住解决问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分析数量关系,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从关键条件出发,一步一步地推算。同时要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解答、检验。
结合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我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策略的生成源于需要
首先,学生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已经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具备了学习“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基础。课始,根据给定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对第三天、第五天摘的桃子的个数进行思考,发现只有相关联的两个条件才能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其次,教材选择的问题极具典型性,因为要解决第三天和第五天摘的个数,必须根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一条件,从第二天开始推算。教学中,笔者改变了例题的呈现方式,先出示例题的问题,再将“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更改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理解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感受问题的来源。这个环节初步激发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更深刻感受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为后续策略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策略的体验贯穿始终。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充分凸显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丰盈学生对策略的感悟,王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完整步骤,分别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和检验。整个教学流程逐步深入、层次鲜明,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表达等活动中进一步获得对数量关系的深刻理解,对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深切感悟。之后,通过回顾解决这道复杂例题的步骤和回忆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逐步明晰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体会从条件想起策略的价值,丰富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策略意识。
三、策略的反思完善思维。
王老师在每一个环节之后都会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感受策略的意义和价值,积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经验,形成策略意识。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引发思考”后感受到两个相关联的条件,只要找到了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就能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第二个环节“经历过程,感悟策略”后体会从条件出发,一步一步求出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从条件想起。第三个环节“变式练习,内化策略”后总结可以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一个问题,再把求出的问题作为新的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条件,再求出一个问题。借助直观的结构图感受从条件想起的思考脉络,既是对策略的一次提炼,也是思维的一次深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