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沈思成>> >> 正文

南京市音乐学科新教师培训

发表日期:2022/1/12 18:13:16 作者:沈思成 有902位读者读过

为期四天的南京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新教师培训划上了句号通过四天的培训,我对音乐学科的教学有了更好的领悟。作为一名新晋的小学音乐教师,通过此次培训,我也对自身日常教学进行了反思,现将我的体会与反思做如下汇报

作为一名新手音乐教师,如何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如何完善提高自己也就成了最深刻的话题。在叶军老师的讲座中,叶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用尽全力”,即整合自身周边的所有资源到平日的教学与教研中去。因此,我们要对自己做出详尽的要求与规划,不仅在教学中要符合音乐学科的发展方向,在音乐课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通过欣赏与感受音乐培养学生自身的德性,更要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计划,将长期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短期目标,将每一学期的目标通过更精细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监督自身的状态是否积极,方向是否正确 ,音乐教学是否达到了每节课的要求这每一课时目标的完成,都会使我们向更优秀的方向更进一步。

  在刘书记分享的成长经历中,我体会到了音乐是一门充满“爱”的学科爱是互相的只有我们关爱学生、热爱音乐,我们才能将这份对音乐的爱传递给可爱的孩子们。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心态平和,阳光真诚,谦虚勤奋。对待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包容他们的错误,对待所有人,我们应当真诚阳光,在科研与生活中,我们应当向其他教师谦虚学习,勤奋总结。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精心去描绘音乐课作为一门开放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应当唤醒学生内心的音乐元素,激发他们潜在的音乐素养,而非用框架批量教学。在课堂中,我们应当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音乐课中学会独立思考,大胆举手。

孙孟秋老师的示范课《锣鼓歌》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二年级的同学尚处于直观感受阶段,他们对感知的具体物象具有很强的兴趣。在导入环节,孙老师设置了“巧嘴巴”环节,利用“锣”与“鼓”,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乐器,并且能够通过“咚”与“嘡”这样的拟声词,掌握这些乐器的音色,认识中国传统乐器,并且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附点与切分节奏,学生也对于这些乐器有着浓厚的兴趣,课中,学生都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在新授环节中,孙老师并没有直接出示附点音符,而是通过不同节奏的对比,让学生主动寻找不同,这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孩子们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整堂课里,学生与老师之间突破了传统音乐课的框架,更像是在做游戏,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让我倍受启发。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音乐教师,我仍需向这些优秀的前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与时代接轨的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