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22/5/24 9:44:29 作者:姚翠霞 有582位读者读过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书一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原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探索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感受探究加法笔算方法的策略,体会数的组成与加法计算间的联系。
3、通过探索使学生产生对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法笔算的进位原理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我们以前学习过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你会用竖式计算黑板上的这道题目吗?(出示:34+15=)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交流:列竖式加法要怎样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板书: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看来呀,小朋友们对之前学的内容掌握的都很好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看会不会出现什么新问题,如果出现新问题,请小朋友一起想办法解决,有没有信心?(板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问: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34+16=□( )。
(2)提出要求:你能通过摆小棒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组织讨论:先摆了几捆带几根,又摆了几捆带几根?把4根与6根合起来一共多少根,把3捆与1捆合起来一共多少捆?34+16的得数是多少?进一步追问:你的桌上只有4捆小捆,得数怎么会是50?
明确: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可以把这10根捆成一捆。
(3)教师拿出计数器,让学生说出34+16的拨珠过程,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拨珠。教师拨珠计算后提问:得数的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这个数是多少?十位上明明只有4颗珠,得数怎么会是50呢?明确:个位上10颗珠表示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拨去个位10颗珠,同时在十位添上1颗珠.)
(4)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
启发: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那么这道题用竖式应该怎样算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结合学生板演的竖式计算过程,组织讨论:你先算的是几加几,再算的是几加几?个位上4+6得10,这个“10”在竖式里该怎样写?
讨论后明确:个位上4+6得10,要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0。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我们可以在十位右边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这样就提醒我们在加十位上的数时,把进上来的1也加上。(示范板书)
进一步追问:此时,十位上要把哪几个数相加?
提出要求:你能看着竖式再说一说34+16的计算过程吗?
(5)再次感受笔算时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
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说明:因为加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如果从十位加起,先把十位的计算结果写出来,再算个位数相加时,由于进位就要把原来十位上写的数擦掉重写,显得比较麻烦。所以笔算加法时,一般要从个位加起。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板书65+28的竖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各自完成。
(2)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你是先算的几加几?个位上5+8得13,这个“13”在竖式里该怎样写?十位上的9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3.总结笔算加法的方法。
引导: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在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后面补充板书“(进位)”)。这样,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笔算我们都学习了。你能说说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三条:①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相加满10的,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4人分别板演,其他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后追问:用竖式计算49+8时,为什么要把8和9对齐?用竖式计算9+61时,为什么要把9和1对齐?
2.小法官,会判断.
先让学生判断对错,再说说错在哪里,怎样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读题后,提问:“大路的两边各栽25棵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路的一边栽了25棵树,另一边也栽了25棵树,一共栽了2个25棵。
启发:要求一共栽了多少棵,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各自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后指名口答。
四、教学拓展
1、你们知道“加号、减号”的由来吗?
2、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加号、减号"的由来。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