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姬荣荣>> >> 正文

《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22/5/27 14:03:54 作者:姬荣荣 有2729位读者读过

   《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活泼明快,富有童趣。故事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伙伴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烂泥塘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故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学生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在自己质疑和猜想的基础上,结合拼音读通课文,勾画出写青蛙卖泥塘原因的句子,读一读,再想象青蛙住的“烂泥塘”是什么样的?弄清青蛙卖泥塘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弄清楚哪些动物想买泥塘,没买成的原因是什么?青蛙听了小动物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学这一部分时,不断地创设情景,有效地联系生活实际演一演、想一想。②充分运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着许多色彩美丽、形象新颖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以图学文,也有利于拓宽儿童的想象。③板书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通过简笔画让学生体会“烂泥塘”什么也没有的景象,在引导学生读11段,体会泥塘的变化。在学生的描述过程中,不断地用彩色的贴画把学生想象中的“好地方”进行完善,呈现出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泥塘。学生通过读图,理解“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的原因,教学简单有效。在本课中,我关注到了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发现两者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就是” 进行连接。像这样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老师在教学中所不能错过的。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特点,并出示小兔、蝴蝶、小鸟、小狐狸让学生迁移运用。

不足:1.力求整篇教学,将故事完整地结束,导致一节课上要贯彻的内容比较多,学生读的时间相对较少;2.对青蛙这一勤劳而又充满智慧的故事形象,没有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词句体会出来,而像是我直接说给学生的;3.课堂语速稍快。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精简语言,精选问题,精读片段,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