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黄如春>> >> 正文

“吸铁石”的“吸”

发表日期:2022/4/28 10:15:33 作者:黄如春 有381位读者读过

“吸铁石”的“吸”


本课设计《课标程标准》中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科学态度: 能如实讲述事实,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物质科学领域”:

6.5.1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6.5.2磁铁总是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磁铁,相同的磁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本课的精髓其实在于“玩”,一方面学生要会变着花样玩(教师稍加引导)另一方面学生要在玩中有所发现。(这就需要用科学的语言加以描述)

我在上课以及师傅上课都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衔接。采用回忆导入,从上课学习的材料入手,转到各种物品是何材料,再引到如何检验“铁”这种材料。学生很快地调动了已有经验,可以用磁铁去检验,具体怎么操作,有什么现象还需要学生表达清楚。接着从磁铁的形状入手介绍三种磁铁,其中马蹄形磁铁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汉语拼音中的“u”和“n”着手,再引导动物马的脚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接着回到磁铁能检验物品中是否含有铁这一材料,可着重学生表述,提问“如果这一物品能被磁铁吸引,那说明什么”加强磁铁有磁性这一认知,不过在实际上课中,师傅未特地提到“磁性”这一专业名词,可能相比较而言,它背后的含义更重要,这里体现了目标6.5.1。

这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就是学生的“玩”如何有效、有序地玩,很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教师必须给予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一味地提示注意点可能效果不敬人意,不如采用问题式“你觉得做实验老师会担心什么呢?”来帮助学生自发意识到实验应该注意的地方,学生未提到教师再加以补充。(如科学性,提醒多角度观察)。学生活动中教师仔细关注学生动态,对不恰当的行为提出指导。

形状, 圆圈

描述已自动生成形状, 圆圈

描述已自动生成形状, 圆圈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条形磁铁     2:蹄形磁铁      3:环形磁铁

很多学生在玩的磁铁中会发现很多规律,低年级发现能力明显大于他自身的表达能力,所以可以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说出自己的发现,或者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发现,这样明显比单纯口头表述效果更好。学生会发现磁铁有两个不同的颜色,这是第二节课磁极涉及的,学生发现了磁极,这里教师可以适当给以解释而不是避开,即使不出现“磁极”这一的专有表述。在学生进行活动中,很有可能发现除了完整的磁铁能相互吸引,断了的磁铁也可以,甚至断了的磁铁即使颜色相同也相吸,这里学生可能产生认知冲突,所以很需要让学生对磁铁的认识从“颜色”到本质上的“磁极”。这里体现了目标6.5.2
  本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玩中学”,尤其发现了一些下节课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变。“玩转科学课堂”学生的玩是主体,如何在玩中发出规律这是每个教师要思考的,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