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2/5/31 12:55:42 作者:罗月 有771位读者读过
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
本周四年级组老师上了《认识三角形》这一课,他们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风采,使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1、创设情境,走进生活空间
创设民主、愉悦、宽松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真切地置身于生活场景中。 如,范老师的整节课主要围绕参观名建筑这一教学情境, 学生兴趣盎然,还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三角形物体。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自主探索的能力。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在数学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激发探索欲望。如在动手创造出三角形这一环节中,范老师提示说请大家用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等自己的方法,创造出三角形,不一会儿学生就有了画、 折、拼、撕、描、搭等七八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 - -环节中范老师拿出了一个四边形框架和一个三角形框架,让学生动手拉一拉,亲自体验,并让学生说.说他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自己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而所有这些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到的,在活动中自己感悟出来的,这远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印象深刻。只有在学生们充分地自己动手操作中才能让学生把自我发现的规律记得更牢。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 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要使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知识后,让学生说说“土木结构的房 屋,它的房梁都做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 电线杆的横档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这节课,范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又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