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蒋艳玲>> >> 正文

《形形色色的动物》课后反思

发表日期:2022/4/20 14:27:34 作者:蒋艳玲 有1649位读者读过

      一年级的课堂,可以利用游戏、教具、微视频等形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小组讨论、实验操作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嘴表达的能力,将富有童趣的学习贯穿整个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
       本节课《形形色色的动物》不侧重原理性,重在接触和体验,从学生的兴趣点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出发,不过分强调知识点,在描述中渗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我侧重学生的观察和表述,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会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利用观察游戏贯穿这节课,让学生的兴趣从开始的动物图片到猜猜老师描述的动物、猜猜“神秘的动物朋友”、猜猜局部、猜猜我最喜欢的动物等,让简单的猜谜游戏,由猜老师到猜小组最后到猜个人,不断改变猜谜的方式,让学生始终处在玩中学的兴奋状态,通过“玩”来认识动物,知道形形色色的动物的不同主要特征。
       授课过程中,最难把控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猜猜“神秘的动物”设计。为每一组准备一个装有动物的信封,小组自主研讨,然后叙述动物的主要特征,各组学生根据描述进行猜迷活动。这是本节课有趣的地方,但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如:学生描述过于简单、描述特征不够准确、小组分工描述不合理等,最突出的问题是,在描述过程中,容易出现叙述不完整就七嘴八舌的抢答,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老师提前校准需要学生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避免学生答无方向:需要老师平日教学对学生的常规训练,避免学生课堂听课无规矩。也就是说,教师的引导性作用特别重要。
       本节课,成功完成了教学过程,课堂在童趣中展开,氛围活跃,达成教学目标。在师生活动环节有所欠缺,教师的语言不够精准,对学生的点评生硬,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在教学中要使用儿童的语言,注重趣味性,同事也要注重科学规范和标准用语,培养孩子的科学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