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笪旭鹏>> >> 正文

《肥皂泡》课后反思

发表日期:2022/6/8 17:45:40 作者:笪旭鹏 有1086位读者读过

回顾备课过程,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困惑,亦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在不断地备课—试讲—修改中,发现不足、雕琢完善,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反复对比文本后,我确定执教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肥皂泡》一课,之所以选定这篇课文,一是因为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而且内容上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是因为本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的语文要素鲜明突出,教学时可以有效的落实新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温如敏教授说,老师备课,自己要读课文,赤手空拳地去读,获取真实的感觉和认知,这是很要紧的,自己有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回想起来,第一次翻阅三年级下册的教材时,我就被这篇文本中那幅站在廊子下吹肥皂泡的小姑娘的精美插图所吸引,第一遍读这篇文本时,我就沉醉在了冰心先生那美好的文字中,我想,也正是由于这种对文本“一见钟情”的喜爱,才能支持着我在试讲过程中不沮丧、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探索、修改与前进。

    在最初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突出单元语文要素,达成“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梳理多种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上,共设计了学习五种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试讲后,市区教研员一致认为教授的方法太多,课堂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教学环节模糊不清,重在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却把这篇文本原本的文字美割裂的支离破碎,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为了选择精准的教学内容,制定恰当、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教学设计力求真实扎实朴实,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根据文本特点,我将学习五种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删繁就简,改成只学习运用“抓关键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让每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既有清晰的呈现,也有当堂的练习与运用,不仅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能读懂句子,也指导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读好句子,读出句子的生动,读出文字背后的美。

    一堂语文课只有细如流水,学生才能获得浸润与积累。希望用这样短短的一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在朗读中轻轻袅袅的走进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那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