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发表日期:2022/10/26 19:07:52 作者:杨佳 有715位读者读过
[摘要]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是统一的,两者密不可分,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在小学阶段,由于身心发展变化较快,加上文化知识与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变得低龄化,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病率逐年增多。关注到小学阶段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我们谈一谈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关键词] 民主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网络大环境净化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都日臻完善的状态。[]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就是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而对于小学生的常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去论述——家庭、学校班级和社会。在不同的背景情况下,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受到限制,我们应该要灵活变通、举一反三。
一、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主张的是民主型管理。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其他环境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心理学专家王极盛教授曾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家庭都是属于充满温暖和理解的民主型家庭。再回看到最近登上微博热搜的杨烁教育方式,因为孩子的选择导致杨烁家庭住到了最破烂的房子,在前往新房的路上,杨烁对其冷嘲热讽,还不断反问下回还选不选了?言语上的不满、行动上的施压让儿子哭红了眼眶。在我看来,杨烁就是在抹灭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他是一位很强制的父亲,在他的管理下,很容易培养出一个自卑或者是讨好型的孩子。
家庭要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在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夫妻彼此相爱,那么家庭成员之间也能够互相尊重。而在关系紧张、夫妻之间常常出现纠纷的情况下孩子从小在负面影响下长大,容易造成孤僻和自私的心理问题。杜江和霍思燕是娱乐圈中出了名的恩爱夫妇,在他们的影响下,儿子嗯哼外向大方、善解人意、超高情商赢得一票忠实粉丝。在爱的教育里长大的孩子很会表达情感。
二、学校教育方式
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利用通俗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重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毅力、是非观、诚实、独立等良好品质。在活动课上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领悟要如何正确对待自身优缺点。这是一种预防和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心理疾病的治疗,是以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目的,而不是纯知识的传授。让小学生主动参与、解放大脑、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是教育活动课要贯彻的原则。
三、社会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环境得不到净化,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网络一直是一把双刃剑,他可以教育孩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也能让孩子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净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社会对孩子的保护体现在了无处不在的儿童模式和青少年模式,每当你打开大众媒体时,都会有对画框提醒您是否开启青少年模式,模式一旦开启孩子的网络环境就得到了保障,他可以自动过滤掉不好的信息,让孩子接触到网络的有利一面。这是社会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当然还有专为儿童设计的电脑、手机等,在那里面都是已被删选过得儿童青少年可接触的网络知识与社会新闻。社会能给予的保障更多的体现在孩子成长的外部大环境。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提出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于孩子的心理保护,让孩子在父母的照顾、老师的陪伴、社会的关爱下向阳而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