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何倩>> >>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发表日期:2022/11/6 11:45:17 作者:何倩 有579位读者读过

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学科,学生都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主体。并且现代教育理念更加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要提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身心特点,有些学生可能适合严厉的教学方法,但是有些学生反而不能对他太严厉,需要用温和的方法,可见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情况。所以教师要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用对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上来了。

小学语文虽然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但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翻阅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有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容易理解的短文、诗歌等等,之所以设置这些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理解的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但是,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层面,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保证学生的基础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那教师究竟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呢?首先,教师要先确保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达到教学要求。因为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这四个方面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在开始教学之前,在课堂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地设计课程;同时,还要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用轻松有趣的方式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用基本的语文方法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其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拥有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