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李祺>> >> 正文

《分数乘整数》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2/10/8 22:33:28 作者:李祺 有508位读者读过

       今日有幸外出听课,收获良多,尤其对高老师的《分数乘整数》这节课印象深刻。

       高老师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教学思路清楚,环节设计精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对这两个目标的达成老师的设计可谓用心。

       一、在算式交流中让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迁移规律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当学生依据信息提出问题后,梁老师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列出了两种算式,一种3/10+3/10+3/10,另一种列法是3/10×3,老师抓住第二种列法让学生交流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在交流中学生很自然地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做出了解释,得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意义地引入非常自然,不露痕迹。

       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注重算法的优化。

       高老师在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的方法,将计算的过程清楚地表示出来,并通过巡视搜集出5种不同做法张贴在黑板上,在学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想法之后,教师通过引导性的言语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请你认真观察这几种做法,把这几种做法跟自己做的对比一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有了想法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商量,在小组交流的根底上又进行组间交流,教师这样引导:“我们先来看这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能说说吗?”“对这种方法,你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不采纳这两种方法呢?”在交流的过程中激起多层次的思维对话——老师和学生的思维对话、学生和学生的思维对话、学生与自己的思维对话,通过这些多层次的思维对话,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自主建构,最终得出分数乘整数的最正确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得到这一共识之后,高老师让学生做了一道2/3×9,进一步稳固算法,然后高老师又给出了13/49×21,学生计算特别慢,借助这道题引出了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计算更简便。从练习题的出示,可以看出高老师都经过了精心揣磨,通过各小题要到达什么目标,非常明确。

       高老师的课轻松、自然、简洁,但我了解,它的背后高老师付出了很多。要想使课上得扎实、成功,我们就要在课前认真地研读教材、教参,思考编者的编写意图,然后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今后我将以高老师为典范,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