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委集中和班委分配
发表日期:2022/11/2 22:57:21 作者:李祺 有456位读者读过
班委集中和班委分配
我从小到大接触了很多执教理念大相径庭的班主任,每个班主任不同的教育方式,会给班级树立不同的班风。每个班主任对于班委谁来当,这个问题不同的理解,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我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是个年级偏大的男老师。我是个成绩中上游,但是性格比较活泼调皮的孩子。那时候的我,在小学六年中,只担任过纪律委和体育委。因为我本身喜欢体育,又擅长体育,所以体育委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因为我自己本身自制力比较差,容易违反纪律说话,下课小打小闹。班主任因为看我还算是个好学生,就想让我当纪律委,管住别人的同时,也管一管自己。
但是在这六年中,班长的位置竞争十分激烈。虽然激烈,但是人员变动上,基本就是两个同学互相换着来。小学的班主任本着,成绩就是一切,所以我们的班长基本上就是第一名。这也造成了,我们班的后进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导致在各个方面都不受重视。所以到六年级,其实班级里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后来到了初中,班主任是个年轻的男老师,我这一届是他带的第二届学生。这个老师的想法很开明,他认为:班委就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应该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所以在初中的三年中,我们班的班长没有重复过,甚至连我初三都当上了班长。当时因为我和另一个班长竞选人平票,所以老师决定让我们两个人都当班长,且不存在正负之分。但是后来,另一个班长因为违反校纪,被撤职了。但是从这件事情上,也能看出,班主任的理念真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那三年里面,我们班的氛围都很融洽,不会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针锋相对的场景。
所以,我一直在想,班委就该按照成绩来评判,班委应当给更多的学生以锻炼的机会,这两种观念究竟谁的更好。在我上了大学之后,也经历了很多次实习、见习,我渐渐明白了。孩子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低,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所以这种成绩专制的制度,更有利于管理班级。而到了初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学生基本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这时候锻炼学生的能力,更加有助于学生们百花齐放的发展,发掘多方面的人才。
班委的制度,还是得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来判断,不能脱离了目标人群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