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周舒怡>> >> 正文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2/11/25 15:53:53 作者:周舒怡 有830位读者读过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听课反思

本周我校五年级数学开设了公开课,几位老师同课异构,上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无论是各位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巧妙的导入构思,还是学生的积极配合,踊跃发言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的研讨也让我感触很深。
    李老师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熟悉的附近公交车发车时间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接着例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22根围一个长方形,并给学生小棒在黑板上摆一摆,引出按定的顺序进行思考尝试,即有序列举,再探究这样列举的好处,即不遗漏不重复。然后比较得出长与宽最接近时面积最大,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并联系以前学过用过的列举方法,更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策略。学生经历了理解题意、寻找方法、发现策略、反思策略、运用策略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解决问题课型的流程与特征。
    在下午的研讨中,很多老师都提到了老师类似的优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的方法,并能主动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我认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用一列举的策略米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给学生的几道例题,如用22根栅样围长方形,有几种围法?需要首先明白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一一列举的策略,选择其他方法容易出现什么问题?这一点老师做的比较到位,她通过展示了几位同学的不同方法,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有的答案重复了,有的答案遗漏了,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接着顺其自然的提到了一一列举法,这样更容易接受还要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谈谈列举法的好处。李老师教学中还要注意强调一些细节,如列举时一般要从小的数开始还有有序列举有什么好处等。

总之,经过研讨,上好这节课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理解教材调整的意图,为何将原来的18根改为22根? 为何将原来列举结束后再问的“怎样 围最大”直接放在题目中出示? 22根相对于18根,可能会让学生更容易想到从1想起,因为11=10+1。而将问题早揭示,更体现策略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要一列举?是为了解决问题,正是因为有序列举后,使得长宽与面积的关系更清楚,更利于寻找规律。
   2、回顾与反思还可进步。除了要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 列举策略的好处,还应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使用该种策略?
   3、最后一题还可以进行挖掘。我们可以用一列举的方法找出答案,在列举的过程中也应优化,既可写中文,也可用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更可体现策略的优越性。同时也培养了符号意识,让学生理解,在以后解决其他问题进行列举时也可采用符号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