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蒋艳玲>> >> 正文

在路上——青研班第一次活动学习心得

发表日期:2022/11/22 14:10:11 作者:蒋艳玲 有313位读者读过

在路上

——青研班第一次活动学习心得

青研班第一次教研活动在龙都小学举行,三位老师分别上了《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食物的旅行》、《刺激与反应》,由于自己教过三、六年级,所以对与前两节课较为熟悉,第三节课虽然自己没有上过,但是也听过别的教师的课,但是依旧有很多想法和思考。

Screenshot_20221130_135318_com.baidu.searchbox

教学设计上: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李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上,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控制变量的锻炼,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也能自己得出结论,这个是我自己在教学时忽略了的。当时过多的让学生分析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区别,对于他们的承重对比则没有过多的关注其中的一些细节。刘老师的这一课设计的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探究小饼干的旅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刘老师增加了我在教学时没有注意到的点,就是准备了各个消化器官的小模型来让学生观察和发现它们的特点,但是我觉得如果这个模型可以进行拼接的话效果可能更好。虽然消化器官的模型不能拼接,但是刘老师设计的卡片也很好,可以让学生在板上直接拼在一起,而且在知道正确的连接顺序后还能很方便的进行改动。胡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我看来多了很多趣味性,以游戏闯关来连接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很高,而且知识点和游戏之间的联系很紧密,效果也很好。

教学语言上:在这个方面,三位教师的共同点是语言都很精练,没有赘余,对于学生的引导性也很强,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胡老师的语言更充满活力和童真,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关注学生问题的生成,比如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的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环节时,有个学生的想法是用石头砸,这个想法跟大部分学生将重物直接放在混凝土上的想法不同,当这个问题出现时,李老师没有避开或是一带而过,而是先给予肯定再提出问题:哪一个方法更好?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后得出结论——还是承重实验更好。所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问题的生成,遇到问题时不能一带而过,要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消化系统和消化器官这一看不到的身体构造,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有些太难了,如果学生没有提前了解过的话很难自己准确的画出和拼出食物消化顺序以及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先来观察发现各个消化器官的特点再进行拼接。虽然在展示环节发现学生拼接的五花八门,但是当通过观看讲解视频后,学生们都能拼出正确的顺序,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但是在前面主要环节花的时间有点多了,后面的环节有些仓促,学生对于消化器官的了解可能没有那么充分。所以在教学时要抓住重难点和主要内容,合理分配时间。胡老师的教学过程通过闯关游戏连接,所以整个过程很连贯,而且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知道刺激与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在有活动分工时,胡老师不仅将活动要求打在单独的PPT上,还请同学来大声读一读,可以充分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生活动时的进度很快、纪律很好。反观自己在教学时,在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时,很多要求都是自己用话说出来,学生反倒不能记住,效果也不太好。

三位教师教学风格不同,每位同仁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见贤思齐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但更要争取在以后的过程中形成独具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