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 >> 正文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发表日期:2022/12/24 18:57:30 作者:郭鑫 有354位读者读过

是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这句话家长大多都说过,还不止一次。

 

虽然家长的本意并不是说需要中规中矩,按部就班的生活,也不是随波逐流,不是说你到了某个年纪就不允许长时间看动画、看小说、出去玩了。对于家长来说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希望孩子现在多吃点辛苦,以后才能好过。

 

有些孩子确实很懂事,能理解父母的意思,但在另一些孩子眼中,这句话就是拒绝共情、拒绝换位思考,把自己看作学习工具,甚至于说出“考不好感觉爸爸妈妈不喜欢我了”、“爸爸妈妈因为我成绩不好老是吵架”(因为孩子成绩吵架父母不少),这样学习对他们而言就是负担、枷锁,原本能学好的学生,但因为有心理压力或心里排斥,但学习上终是难以取得或保持优势。

 

“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学生阶段就应该好好学习”这两句父母说出来可能也无意,或者说他们觉得很正确,就像很多人评价外国人gap、party等是不务正业,在中国对人“务正业”的评价标准可能上千年都没怎么变过——读书做官、成家立业,虽然现在我们看似有了更多的选择,但选择的容错率一直很低。不过话说回来,这两句话都是经验之谈,虽然听的人觉得不好听,教条。

 

我和来访的同学聊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娱乐的时间真的挺少的,长时间都不出家门。如果自愿那还好,如果是不敢和父母要求带自己出门,我觉得是有点可怜的,毕竟还是小学生。

 

写了这些,我是希望父母要学习说话的艺术,学习一端是孩子的前途,另一端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我们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再去推动进步,不然会让一些孩子变成“空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