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佳清>> >> 正文

教师读书笔记 《孩子眼中的“理想型”教师》读后感

发表日期:2023/3/2 8:24:49 作者:王佳清 有635位读者读过

看了《孩子眼中的“理想型”教师》这篇文章,我觉得“理想型”教师是能够在学生求知时给予养分;在学生彷徨时给予方向;在学生无助时给予爱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在北师大习近平总书记与教师座谈会上对好老师进行了深刻论述,对于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教师要能够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激发其崇高的使命感,树立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的伟大志向,让童年在爱国中闪光,红领巾真正的在心中飘扬。

 

二是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做学问的前提是正人品,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我们要时刻铭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师德为先,以师德为导向。教师,行为世范,在教师自己的言行当中无不表现出自身的道德素养,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将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以高尚的师德修养去感染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作为教师要想在教学上有所作为,需要有非常过硬的专业功底,学识要扎实,要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的必须要有一桶水,这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多,迫使了老师也需要在加强自己专业功底锻炼的同时,必须还要有除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积累和更加广阔的视野,否则将被学生所淘汰。求知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迈向社会彼岸的桥梁,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教师要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会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授予学生“渔”之法,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